- · 《汉字文化》栏目设置[06/28]
- · 《汉字文化》数据库收录[06/28]
- · 《汉字文化》收稿方向[06/28]
- · 《汉字文化》投稿方式[06/28]
- · 《汉字文化》征稿要求[06/28]
- · 《汉字文化》刊物宗旨[06/28]
为什么说中国汉字存在缺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简介:在古代,人们用绳索来记事。仓颉原为黄帝官,以绳挂贝壳的方式管理部落的物资和人口。只是后来材料供应增加,打结方法出了问题,最终耽误了炎帝和黄帝的交涉,仓颉辞了
简介:在古代,人们用绳索来记事。仓颉原为黄帝官,以绳挂贝壳的方式管理部落的物资和人口。只是后来材料供应增加,打结方法出了问题,最终耽误了炎帝和黄帝的交涉,仓颉辞了职,四处寻找补救办法。一天,仓颉骑马去了家乡的一个村子。他对羊蹄印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想出了形状的想法。然后他看到了天空和所有的生灵,并不断尝试绘制简单的符号并赋予特定的含义,因此华夏土地有了“文字”。
汉字是包括中国、韩国和日本在内的东亚文化的基石,但英国哲学家罗素批评汉字存在三大缺陷。那么这三个主要缺陷是什么?
汉字的三个缺陷
首先,基础符号太多,系统复杂。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单词的基础是符号。如果说一种文明语言的基本符号不超过四十种,那么这种文字就属于拼音语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拉丁语系。如果说一种文明语言的基本符号大约有一百种,那么这种文字就是音节语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梵文。
如果说一种文明语言的基本符号高达数万个,那么这种文字就必须以象形文字为基础,典型的就是汉字。其实,汉字本来就是象形符号,经过甲骨文、篆书的演变,最终成为繁体字。
繁体字的笔画多,结构复杂。即使是中国人自己也需要几年时间才能从每一笔的记忆和实践中掌握大意。千奇百怪的人物,让许多炎黄子孙心疼不已。 .在教育资源昂贵的古代,贵族子弟学汉字还很困难,穷人更难有读书学习的机会。
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古代文盲比较多,汉字难以在周边国家普及的原因之一。
其次,读音和部首太多,很难找到分类排序的规则。
原来的汉字没有拼音。人们只能靠小时候胡言乱语,模仿父母亲友的词汇表达,以及私塾习得的汉字在童梦商声中的读音、分句。中国土地辽阔,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发音和不同的风俗习惯。方言的存在又造成了跨地域交流的障碍,难以形成标准音节。
此外,部首受到象形文字特征的限制。汉字中的部首太多,难以简化。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事物的发展,部首和汉字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同音异义和不同的含义。形同异义、同字异义的情况,增加了辨认的难度,使汉字更难形成系统,更难编成字典。
好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者发明了自己的拼音系统,简化了汉字的笔画结构,大大降低了学习汉语的难度,促进了现代汉语词典的形成。汉语缺乏规律性和难度。该系统的许多缺点已被克服。
3.翻译现代专业词汇存在障碍。
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文明中的新事物、新名词层出不穷。这些新事物被西方语言专业命名后,西方文明语言体系与汉字体系的逻辑大相径庭,使得一些专有名词难以用汉语直接表达。因此,英国哲学家罗素会“吐槽”难以学习的汉字。推广难。
客观来说,与拼音语言相比,汉字的学习确实难度更大,而且在日常表达中确实容易出现歧义,没有法语那么严谨。但凡事有利有弊,汉字也因字数多而具有词汇组合灵活的特点。
随着翻译业务的出现和翻译水平的逐步提高,音译、意译、形译等翻译方式扫除了外语专有名词翻译的障碍。在一群翻译专家对“信、达、雅”的不懈追求下,许多外文专有名词被翻译成中文,既保留了原意,又多了几分美感和寓意,宛如一笔上帝的。
结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发展演变的记录和见证。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宝贵财富。即使很难学习,也不应该放弃。回到近代以来,新文化运动中的鲁迅、胡适等学者批评掌握和推广汉语的困难,导致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缓慢。虽然它们也是基于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初衷,但也难免武断。过去几年,韩国申请汉字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了汉字的巨大文化价值。如今,各国学者对汉字的认识越来越客观,汉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为什么中国人自己不珍惜自己的文化宝藏?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网址: http://www.hzwhbjb.cn/zonghexinwen/2021/0815/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