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汉字文化》栏目设置[06/28]
- · 《汉字文化》数据库收录[06/28]
- · 《汉字文化》收稿方向[06/28]
- · 《汉字文化》投稿方式[06/28]
- · 《汉字文化》征稿要求[06/28]
- · 《汉字文化》刊物宗旨[06/28]
牛海磊“中小学生又好又快写汉字”硬笔书法创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本报记者 陈 奇 编者按 汉字,写好不易,又好又快更难!这是国内不争的事实。然而,写汉字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日前,记者在一次采访中惊奇发现,一群五六岁的学前班儿童和一些
本报记者 陈 奇
编者按 汉字,写好不易,又好又快更难!这是国内不争的事实。然而,写汉字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日前,记者在一次采访中惊奇发现,一群五六岁的学前班儿童和一些八九岁的小学生,还有部分十多岁的中学生,竟能把汉字写的出神入化,简直能和字帖相媲美。尤其令人可喜的是,这群娃娃们不光写的好,还写的快,相比人们写传统书法的时速,要快一倍以上!就连教学几十年的老教师都连声称奇。这些孩子来到世上才刚刚几年或十几年,乳臭未干,可却以一手好字为其整个人生早早地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于是,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这群神童神字是谁教的?是哪位大师,或哪位教授?娃娃们写的又是哪种字体,学了多长时间,怎么会写的这么规整?”而通过记者对这些娃娃和家长的采访,其答案却让人神乎其神:他们的老师既不是大师,也不是教授。乃是苦练书法三十载,在万众创新的年代,大胆探索,敢为人先,为让孩子们写好字、写快字,千锤百炼并付诸于实践的“挂书牛”硬笔书法创始人牛海磊。这些娃娃最快的才学习了十多天的时间,便写得了一手好字。记者闻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如果这种硬笔书法能大面积的推广,那么,对这些孩子们以后的发展将不可估量。
本报特刊出记者跟踪采访本文主人公牛海磊之后所发来的报道,以飨读者。
“小学电脑阅卷,字应怎么写?老师经常拿俺孩子的作业、试卷给其他学生看。升初一后,新老师见了字,就想见学生,便特意点名,才认识了俺孩子晓萱。由于字好,印象分、卷面分都上去了。跟牛老师学写字,是俺孩子的福分。”
“俺徐冉跟牛老师学写字,一共也不过几节课,就把写字慢、写字歪的毛病给改过来了。现在上初二了,写得一手好字,每次考试,从没因写字扣过卷面分,还经常得到同学们的羡慕和老师的夸奖!”
“俺蕊蕊刚跟牛老师学写字时,抄《兰亭序》,大笔记本每行22个字,她抄一张要用一个半小时。学了牛老师的字后,再抄同样一张,仅用23分钟。还因为字写的好看被老师贴在墙上供同学们学习。”
“传统书法用笔,讲究起、行、顿、收等多种步骤。就说一个‘横'画的起笔。就分尖起、轻起、顿起等多个形态,且起笔后还要向右上方行笔,行笔末端再收笔。孩子们很难掌握。即使掌握了写字也很慢,无法去快速完成大量的作业。牛老师教的这种字,虽不属于那一派、哪一体,却很实用。“横摆竖拉,撇甩捺抓”等各种笔画口诀,孩子们一学就会,写作业快多了,也不潦草了。更有许多孩子在书法比赛中获奖。”
一提到牛海磊的硬笔书法,五年级学生杜晓萱的母亲朱素真、初二学生徐冉的母亲赵芬梅、六年级学生尹蕊蕊的母亲王霞、黄堽中学老师袁青等,都争着向记者介绍情况。
的确,多年来,孩子们的书包重、作业多,要求减负的呼声一直很高,可效果堪忧。久而久之,造成孩子们写作业常常到深更半夜还写不完。其作业量大固然是主因,可为了保证作业书写字体工整、卷面整洁而带来的“写字慢”,则是制约孩子们该睡眠时,不能睡眠;该活波时,又活波不起来的另一大原因。于是乎,社会上以赚钱为目的的各种书法班应运而生。但这些书法,大都属于艺术型、展览型的,其字参加书法评奖优势多多,可却无法解决中小学生又快又好写作业的问题。而此时,牛海磊的硬笔书法问世,应该说是上帝对孩子们的恩赐。与传统书法相比,牛海磊创新的这种字,虽从传统书法中汲取营养,但又不囿于传统。既不属于欧、颜、柳、赵等哪一流派,也不属于篆、隶、草、行、楷等任何一体,可却以其实用性极强的“又快又好”成为适于写作业专用字体——牛体。这种字给孩子们写作业插上了翅膀,成为书法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如潮的口碑,一下子吸引记者走近牛海磊。
苦难逼迫:向写字要人生的丧父辍学苦孩子
1976年,牛海磊出生于菏泽城区一个住房漏雨、缺衣少食的特困家庭。一家四代十几口人,全靠其父亲在一家企业烧锅炉和母亲干理发的低微工资糊口。然而就这种窘境又被打破,父亲积劳成疾一病不起,继而撒手人寰,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支撑。生性要强、绝不向困难低头的牛海磊,为减轻家庭负担,14岁上初一的他,就毅然辍学,接父亲的班,到一家宾馆当服务员。在填一些表格时,他的字近乎写不成个。再看工友们,有不少人以一手流利的钢笔字赢得一片喝彩时,他羡慕极了:既然上不起学了,那就练写字吧!牛海磊暗暗下定了决心。工友们下了班,有的下棋闲玩,有的喝酒吸烟聊天,他却悄悄买来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庞中华等大家们的字帖,除上班干活外,他就像着了迷似的练字,白天、晚上通宵达旦。可母亲对牛海磊练字很不理解,说:“一天到晚瞎划拉有啥用?!不当吃、不当喝,又废纸、费力、费时、费电,一写多半夜,还得多吃几个馍。”对于母亲的唠叨,他根本就听不进去。母亲没办法,该睡觉时,就干脆把电灯拉灭。没办法,牛海磊只好假装睡觉,等到母亲睡着了,再偷偷爬起来,悄悄拉着灯拿出字帖练钢笔字。然而,练写字需要大量纸张,买不起呀。他就四处寻找破报纸。从宾馆里寻找客人用过的放进废纸篓里的牙刷牙膏的包装盒,一一拆开、装订在一起,一沓沓的。在工余时间找来古现代名人名著、毛主席诗词,再一一抄写,既练了字,又学习了文化。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牛海磊光荣应征入伍,他从部队写给宾馆领导的信函,不光内容感人,而且以超凡脱俗、精美整洁的钢笔字服人。老领导竟然又高兴又自豪地拿信函在全体员工大会上诵读,并将其信函在工友中传阅。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网址: http://www.hzwhbjb.cn/zonghexinwen/2021/0625/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