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汉字文化》栏目设置[06/28]
- · 《汉字文化》数据库收录[06/28]
- · 《汉字文化》收稿方向[06/28]
- · 《汉字文化》投稿方式[06/28]
- · 《汉字文化》征稿要求[06/28]
- · 《汉字文化》刊物宗旨[06/28]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鲁迅说“汉字不灭,我国将亡”,是胡说八道吗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引言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神话中,仓颉造字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响,是因为文字的创造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从此人类有了历史,也能传承先祖的知识和意志,
引言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神话中,仓颉造字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响,是因为文字的创造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从此人类有了历史,也能传承先祖的知识和意志,一个民族将就此走向伟大。
文字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在古巴比伦的传说中,人类汇集于此,齐心协力创造出了通天塔,因此引起了神的忌惮,于是运用伟力摧毁了通天塔,然后又把人类分散在世界各地,并改变人类的语言文字,让人类从此无法相互交流。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统一语言文字时民族能够创造何等的伟大。
汉字无疑是所有文字中最独特的一种了。它的历史虽然不如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等悠久,但却是唯一流传至今依旧生机勃发的古文字。但是在中国上个百年里,却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废除汉字的口号,其中鲁迅那句“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最为出名。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句话是鲁迅胡说八道吗?01
润之同志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认知,鲁迅在中国教育界被无比神化了。相信经历过中学时代的人一定还记得,当年学习鲁迅文章时的痛苦,他的作品夹杂着太多情绪,太多晦涩难懂的情感,非一般人能参透。后来,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反鲁迅的论调,认为鲁迅的地位被过于拔高了,实际上在民国时期的大师中没有那么出色。对此有人反驳说鲁迅实际上是被窄化了,中学课本进行了错误的引导,导致人们忽略了文章中真正的魅力。
不过,所有人都没有否定鲁迅是开创性的学者,他提出的很多新思想的确是当时中国所需要的,“弃医从文”也并非作秀,而是他真正意识到自己能为祖国贡献的价值。他不是今天某些满嘴跑火车的所谓学者,至少在很多大问题上绝对不会草率发言,所以他提出的“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一观点值得我们仔细琢磨。
首先说说这句话的出处。其出自于《前进思想家鲁迅访问记》采访记录。那是在1936年5月中旬的一次采访,鲁迅关于废除汉字阐述了很多内容,简单来说就是他认为汉字过于艰深,这让普通老百姓几乎无法学会,而如果整个社会都是文盲,人们的思想就无法得到解放,一个还未醒来的民族是无法崛起的。鲁迅还列举了一些生僻字为例,他认为一个小孩要能学会写,并熟练写出这些字得花费一年的功夫,所以他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汉字本身。
当然,这里鲁迅特意指出是生僻字,并以小孩写生僻字举例,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鲁迅的“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个理论,只是针对那个时代难写的汉字,并非是指所有汉字。这其实也是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想法,他们都主张把汉字“拉丁化”,因为他们都明白拉丁文比之汉字的优势。不过真正用最激进的语言说出来的是鲁迅,鲁迅这一说法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自然是得到了当时很多学者的支持,专家也表示鲁迅说得对,但这也是当时科技水平落后的突出表现。
不过,按照我们今天的眼光再来看这个问题,“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个理论却是不再合时宜,并且汉字能“拉丁化”吗?我们知道,年少时的鲁迅曾经被茴字四种写法的阴影所包裹,所以他认为字形其实是没必要的。那么试想“包子”和“孢子”如果只写拼音该怎么区分呢?词语中相同发音的数不胜数,如果为了区分要一一注解得花多少工夫?
文字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维系着先祖的记忆,所以是民族最宝贵的东西,绝对不能被放弃。鲁迅的发言虽然并不合理,但是他对于汉字过于艰深的看法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汉字再次简化,成为了今天的模样,既普及给了大众,也没有丢掉汉字的本质。如果鲁迅复生,想来对今天的汉字也该没有怨念了。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网址: http://www.hzwhbjb.cn/zonghexinwen/2021/030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