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汉字文化》栏目设置[06/28]
- · 《汉字文化》数据库收录[06/28]
- · 《汉字文化》收稿方向[06/28]
- · 《汉字文化》投稿方式[06/28]
- · 《汉字文化》征稿要求[06/28]
- · 《汉字文化》刊物宗旨[06/28]
传承汉字文明,坚持文化自信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摘要】传承汉字文明,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汉字,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世界人民认识中国。汉字要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实现统一编码,自由转换,解决不同国家使用的
【摘要】传承汉字文明,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汉字,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世界人民认识中国。汉字要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实现统一编码,自由转换,解决不同国家使用的子集,以使我们的规范、标准既符合国际化的标准,又切合国内需要。
【关键词】汉字文明 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之一。文字的发明和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汉字是世界上产生较早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
汉字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汉字的表意性质以及超方言、超古今的特点,使得汉字在交际中发挥着非常特别的作用。今天的中国人,能够诵读2500多年前的经典文献,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这在其它文明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有赖于汉字的传承。汉语古今方言差别虽然很大,但是用汉字记录的书面语在不同方言区的流传却没有多大障碍,是方言区人们之间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日常口语几乎无法交流的中国两个地区的人,却可以一同诵读唐诗、宋词、元曲,这就是汉字的奇妙所在。基于此,汉字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语言学家帕默尔所说:“汉字是中国通用的唯一的交际工具,惟其如此,它是中国的脊梁,……中国的统一,正如所有行政区域的统一那样,完全依靠一种共同交际手段的存在。这项事业迄今为止一直通过全国普遍使用的文字媒介来进行。”
人类发展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均曾发展中断,只有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未曾中断的国家。这其中汉字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汉字从发明至今,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我国历代人民创造的丰富的灿烂文化,有赖于汉字的记录,代代相传,不断发展。汉字不仅在汉民族中使用,还在各民族的交际中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汉字也曾被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借用,形成所谓的汉字文化圈。联合国把汉字确定为六种国际通用文字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倡人们学习汉字,汉字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在汉字文明的传承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一个影响较大的问题是如何看待简化字和繁体字;其次,现在人们的生活几乎离不开电脑、手机,键盘书写代替了传统的写字工具——笔,写字问题的确成为一个不能不关注的大问题。能写毛笔字的人越来越少了,汉字书法已经成为少数人的专利。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将会使得祖先留给我们的汉字,以及与汉字相关的许多文化瑰宝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或者失传,这绝非危言耸听。因此,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复兴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一定要从汉字开始。
正确对待繁体字和简化字
传承汉字文明,必须正确认识汉字的繁简变化。从汉字发展的历史看,由繁趋简是汉字发展的大趋势。首先是汉字由象形逐渐变得不象形,古文字的圆转的线条逐渐被平直的线条所取代。由此可知,汉字从篆书到隶书的变化总体上是趋简的。此后草书、行书也都不断呈现出趋简的特点,作为汉字主体字形的楷书,从东汉产生到魏晋时定型,是汉字发展趋简的集中体现,楷书集中了隶书、草书和行书结构简化的许多特点。魏晋之后,楷书、草书、行书等汉字,仍然不断趋简,或体字、俗体字大量产生。宋元以来由于印刷术的普遍使用,汉字字体逐渐趋于固定,但书法家以及人民大众创造了许多简体字,如为、东、灯、态、进、毕、补等。清末以来,时代的变革,西学的浸染,许多学者开民智、启民思以强国力,共御外侮,将目光投向了教育事业,而教育的普及受制于文字。虽然当时有学者提出汉字难记难写,要废止汉字,走拼音化的道路,但也是昙花一现。因此,改革繁难的文字,提倡使用简体字成为当时一批学者的使命。1932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公布了由“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整理的《国音常用字汇》,“以示提倡”,1935年8月才正式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共324字,这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公布不久因守旧势力的竭力反对,于1936年2月又宣布废止,遂使这一简体字运动没能推行开来。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中央政府的领导下,一大批学者在总结前代简体字的基础上,按照汉字简化工作的基本方针“约定俗成、稳步前进”,有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汉字简化工作,发布了《汉字简化方案》。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网址: http://www.hzwhbjb.cn/zonghexinwen/2020/0804/409.html
上一篇:翰墨书香,展汉字之美,传承汉字文化
下一篇:用汉字演义诠释永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