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汉字文化》栏目设置[06/28]
- · 《汉字文化》数据库收录[06/28]
- · 《汉字文化》收稿方向[06/28]
- · 《汉字文化》投稿方式[06/28]
- · 《汉字文化》征稿要求[06/28]
- · 《汉字文化》刊物宗旨[06/28]
汉字与东亚文学读张哲俊教授东亚比较文学导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东亚文学以其得天独厚的特点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东亚文学是文化圈上的概念,由汉字、宗教、文化、律令制度等多个要素构成。东亚文学的核心是汉文化,同时也包括其他民族的文
东亚文学以其得天独厚的特点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东亚文学是文化圈上的概念,由汉字、宗教、文化、律令制度等多个要素构成。东亚文学的核心是汉文化,同时也包括其他民族的文学,“是一元的,也是多元的”[1]。因此,东亚文学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要运用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又要结合东亚这一区域的地理、人文等特点;既要考虑其核心中国汉文化的特点,又要关注各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北京师范大学张哲俊教授是东亚文学、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代表学者,其对中日韩三国语言和文学文化的研究具有独特见解,研究主题涉及范围广泛,其作品《东亚比较文学导论》是较早地对东亚中日韩三国文学体系进行比较的研究成果。
张哲俊教授在上编论述了汉字、儒学、佛教、道教等构成东亚文学重要要素的特点及其与东亚文学的关系。下编从东亚文学内部的比较研究出发,对东亚古典诗歌、古典小说、古典戏曲、东亚文学中的翻案现象、中国文学中的异国形象等问题进行考察。张哲俊教授从比较文学的学术立场、微观与宏观结合的角度对东亚文学进行考察。《东亚比较文学导论》每一章节看似独立,实则紧密相关。
本文将以《东亚比较文学导论》一书的第一章——《汉字与东亚文学》为例,对张哲俊教授的行文思路、逻辑等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一、汉字在东亚的传播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汉字具有悠久历史,并随着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对日本、韩国等国家文字的形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文字不仅是简单的记录工具,且具有促进人类思想、文化等交流作用。汉字在东亚文学的形成、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作者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分析,分别论述了汉字在韩国和在日本的传播历史。
(一)汉字在韩国的传播
汉字东传最早的国家是韩国,中韩两国的贸易往来促进了汉字的传播。战国时期“明刀钱”上刻有“左”“右”“行”等汉字,金属器具背面也刻有汉字,“明刀钱”和金属器具传入韩国促进了汉字的传播。公元前2世纪,燕国卫满到朝鲜北部建立卫氏朝鲜也促进了汉字的传播。虽然当时汉字、汉文传播的情形没有文献进行考证,但张哲俊教授通过《三国志·魏书》等史料记载,从外交、政治制度等方面论证了其内容的真实性、合理性。
在朝鲜半岛三国时代,高句丽最早开始使用汉字,“这是由高句丽位于朝鲜半岛北端的地理位置决定的”[2]。太学扃堂的设立和佛教的传入这两个重大事件促进了汉字在高句丽的传播。张哲俊教授通过《旧唐书·东夷传·高句丽》中的记载,对小兽林王在372年建立太学、利用汉字传授儒家经典等情形进行叙述;此外,对佛法经典的传入也进行了分析。
作者还对壬申誓记石上刻有的汉字,乡歌中使用的汉字,新罗统一后采取的措施——更改国名、国号、地名、官名,新罗语中固有名词向汉字词汇的变化等事件按照时间顺序,简略概括了汉字在韩国系统传播的过程。作者论证过程详略得当,逻辑清晰。
(二)汉字在日本的传播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百济王仁将《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带入日本,从而开始了有汉字的历史”[3]。然而,张哲俊教授认为这是汉字系统传入的标志。张哲俊教授认为同韩国一样,汉字在日本也大致经历了零星传入和系统传入的过程。
王充的《论衡》是较早记录中日交流的作品。然而,王充的记录是否可靠,尚未有定论。张哲俊教授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若其记录可靠则说明周成王时汉字已经传入日本。然而,其记载并不一定可靠,因为当时的航海技术并没有达到很先进的水平。
张哲俊教授通过以上考证,证明汉字在很早时期就已零星传入日本。王仁将《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带入日本,则是汉字系统传入的标志。日本较早成书的《古事记》《日本书纪》都是用汉字书写完成的。可以说这是汉字在日本较为普遍使用的标志。
随后作者对汉字与东亚文学的诞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二、汉字与东亚文学的诞生
“文学是以文字为工具、塑造艺术形象的作品。”[4]文字在从口传文学向书面文学演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张哲俊教授在《东亚比较文学导论》中论述了汉字在东亚文学诞生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了先行研究中的一些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汉字与东亚最初的翻译文学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网址: http://www.hzwhbjb.cn/qikandaodu/2021/0419/849.html
上一篇:汉字为师
下一篇:文心雕龙练字的图像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