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汉字文化》栏目设置[06/28]
- · 《汉字文化》数据库收录[06/28]
- · 《汉字文化》收稿方向[06/28]
- · 《汉字文化》投稿方式[06/28]
- · 《汉字文化》征稿要求[06/28]
- · 《汉字文化》刊物宗旨[06/28]
触摸汉字文化夯实汉字教学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人生聪明识字始。”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 段的要求中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第二学段中提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人生聪明识字始。”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 段的要求中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第二学段中提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第三学段提出“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但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先把书中的生字词做成PPT,再出示生字,带着拼音指名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指名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然后一字不落地对每个汉字进行分析,记忆字形,给生字组词,指导书写。试想,这样的生字教学形同摆设,教学无重点,识字无情趣。其实,课文中有些生字学生早已熟悉,充其量只能称作概念上的生字,未必是事实上的生字。况且,如果生字教学仅仅是为认识这几个生字,那岂不是对中国汉字的白白耗损和辜负?须知,在中国汉字中,字字有乾坤,字字有古今,字字有大道,字字有人生,字字有文化。我们语文教师教的是汉字,感悟的是文化,传授的是做人之道。
一、利用信息技术,寻汉字之根
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根,是中华文明之母,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靠它来传承,依它来推进。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就是一部别有风味的民族文化史。那里面有神秘的传说,有君王的意志,有文人的情怀,有艺人的奇想,更有无数人智慧的结晶。学习汉字,我们不妨从古代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到今天的楷书、行书,沿着这条汉字铺就的古道,品一品历史的意蕴。
一个汉字就是一连串中国文化的故事。教学中,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或容易出错的或文化内涵深厚的字,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寻找汉字之根,然后制作成PPT、flash动画或微课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体验汉字的由来,体会先人造字的理据。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识字效果很好。比如:教学汉字“瓜”,我们可以追溯到它的起源,制作成PPT展示,金文,小篆,楷书。同样,教学“爪”时我们也可以制作成PPT或flash动画展示其演变过程:甲骨文 ,小篆,楷书。我相信,通过对“瓜”和“爪”演变过程的直观感受,以后学生还会混淆 “瓜”和“爪”吗?同时,汉字学习之趣油然而生。
有些汉字好记好认,我们可以不必去探究它的形,可以根据它的文化内涵,追寻它的意。比如:教学汉字“青”时,好读,好认,好记,那我们还教什么呢?此时,我们就要挖掘“青”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弄清,同样一个“青”,它在不同的诗句中,所代表的颜色各不相同。《乐府诗集·长歌行》“青青园中葵”中的“青”表示绿色;杜甫《绝句》“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青”意为蓝色;李白《将进酒》“朝如青丝暮成雪”中的“青”代表黑色。还有“青黄不接”“青梅竹马”“青云直上”等,它们还表示颜色吗?就连古代的排位也居然和“青”有关,所以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个说法,告诉同学们,课后可以上网搜搜“青”的其他文化意蕴。
二、利用信息技术,拓汉字之源
目前,识字教学分散在课文中,比较零散,字和字之间,往往联系得不够紧密,学生受到的多半是识字写字教育,不能有效地感悟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有开发识字课程的意识,学一字带多字。一位教师教学《虫之歌》时做了拓展:“雨后天晴出彩虹,动物出门来运动。蚂蚁齐心运粮食,蜘蛛结网捉蚊虫。蝴蝶跳舞穿华衣,蜜蜂采花来酿蜜。青蛙带着小蝌蚪,游泳碰着虾公公。”一首儿歌,帮助学生积累了许多有关“虫”旁的生字,而且了解了一些小动物的种类及特点等自然常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当然,拓展识字时,可结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之以图文并茂的介绍,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借助多媒体识字,能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识字方法,汉字70%都是形声字,为了使学生掌握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制作课件时,要结合汉字的构字规律,充分体现形声字的特征。如教“青、清、请、情、晴、蜻、睛”这组生字时,首先出示基本字“青(青草、青蛙)”的画面,组织认读。接着出示小河流水的画面,让学生猜一猜“清水”的“清”应该怎么写,学生很快明白,在“青”的左边加上三点水旁,于是教师用鼠标轻点“青”字,一个活灵活现的三点水旁就飞了出来,与“青”字组成了“清”字。以此类推,教学“请、情、晴、蜻、睛”这几个字时,为了能更好地突显形声字中偏旁表义的特点,制作课件时,可把偏旁做成醒目的红色。一组字学完后,教师将这组字集中展示在屏幕上,组织学生认读、观察、讨论,这组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怎样可以更好地记住这些字。学生观察比较,很快就领悟到这组字的异同,总结识记方法。我相信,经过这样的拓展训练,学生不仅由一字学一组,记忆深刻,再也不会混淆了。渐渐地,学生掌握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和规律,对识字越来越有兴趣,并逐渐学会运用这一规律自己去识字。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网址: http://www.hzwhbjb.cn/qikandaodu/2021/0323/784.html
上一篇:字理识字在汉字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下一篇:创新汉字文化传播方式探析以汉字巡展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