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汉字文化》栏目设置[06/28]
- · 《汉字文化》数据库收录[06/28]
- · 《汉字文化》收稿方向[06/28]
- · 《汉字文化》投稿方式[06/28]
- · 《汉字文化》征稿要求[06/28]
- · 《汉字文化》刊物宗旨[06/28]
现代汉语高频会意字取象考辨 ——基于古文字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本论文是“现代汉语高频字取象溯源”研究中的一部分。“现代汉语高频字”主要考察了六百多个字,取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①国家语言
本论文是“现代汉语高频字取象溯源”研究中的一部分。“现代汉语高频字”主要考察了六百多个字,取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①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下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9月第1版,第33-51页。的“表1报纸、广播电视、网路用字总表”的前606字,它们的累加频率为80%。本论文主要讨论其中154个会意字的情况。所有字的考察思路为:通过追溯到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阶段的取象和六书,看它们今天的取象和六书,以及字形、字义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总结出发展演变的规律,得出相关结论,考辨意义。
本论文所说的会意字就是传统六书中的会意字,和它对应的取象法一般为顺递法,有时候是并峙法。当会意字演变为形声字时,形旁表意,取象法转为义类法。也有的会意字使用了比象法或借代法。当假借发生时,取象之法为借形法。文中也出现了意形法。这里简单交代一下文中出现的这些取象法:顺递取象法,指取象的两个偏旁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顺递连读,或读为状动短语,或读为主谓短语,从而领会成字字义。并峙取象法,指取象的两个偏旁在组成成字,构成字义时有同样重要的作用,需要将它们并列起来领会字义,此为并峙为意。意形取象法:与外界事物的实体状态相比,很多概念、思想、意念是主观的,抽象的。对于这样的非实体性事物,取象则表现为主观意形性,即将抽象概念转化为意念中的形象字形。借代取象法:或者以这个事物的特征代替其事物,或者以这个事物的局部代替其整体,或者选取相关实体事物的特征来代替抽象事物等等,从而为记录该事物之语素取象造字。取象的比象法类似于修辞中的比喻,指选取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喻指该事物。义类取象法从广义上说,包涵了上述的几种取象方法。汉民族的思维特点就是从给事物归“类”出发,使用物形法、意形法、借代法、比象法、顺递法、并峙法无不是将事物首先归类,然后取象于同类事物特征,或者取象于不同类事物的相似特征、相关特征,或者取象于发生关联的几类事物而成的;从狭义来说,取象的义类法指向这样一些合体字的创造:用来取象成字的偏旁只能指向所记之词的义类范畴而不可能穷尽词义全部的和准确的内涵。
本论文总计考察高频会意字154个。其中,稳定性较好或者规律性较好,或者最少保留了一半取象,易于辨识理解字义,这种取象从古到今都还能辨识的字有141个,占到总数的91.56%,可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是高频会意字发展的主流。这里所说的稳定性指该会意字从甲骨文、金文时代,到《说文》小篆,以及楷书繁体字,再到简化字的历史进程中,其取象、六书、字形等,虽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但总体变化不大,均较为稳定。另外,这里所说的稳定不变,指的是笔意而不是取象之形,因为隶变后,汉字的笔致不随取象之物屈伸了,而只保留了神似之形,需凭古文字讲形义之关联。
下面分别辨析这154个会意字的具体情况。说明:全篇行文中,当用字形领起时,引用《说文》、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字形,并引证今人较为权威的考释,进行分析。这里引证的权威考释主要出自《古文字释要》或《古文字诂林》,简称《释要》或《诂林》。并直接在后面标注页码,形式为pxx。每个字例先列结论性词条,行文格式为:字头、古文字、古文字或繁体字的六书/简化字的六书——古文字或繁体字的取象/简化字的取象。之后,再做较为详细的解析。
一、取象、六书、字形均保持稳定
在高频会意字中有一多半字,从古文字阶段直到当今的简体字,其取象、六书、字形均保持稳定,成为保持会意字稳定发展的绝对主流。比如“社”字,许慎:“,地主也。从示土。春秋传曰: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周礼: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常者切。,古文社。”(《说文》卷一)考察于古文字,《释要》p27:金文)(楚简)。戴家祥考证:土社本一字,既是土地之义也是社神之义,社为后起字,在土上加表义偏旁,分担了社神的义项。所以社为会意字,义类法取象。又比如“百”字,许慎:“,十十也。从一白。数。十百为一贯。相章也。博陌切。,古文百从自。”(《说文》卷四)考察于古文字,《释要》p368:百字非从一白:。于省吾:“百字的造字本义,系字中部附加一个折角的曲划,作为指事字的标志,以别于白,而仍因白字以为声。”若从此说,则百字为形声兼指事字。百的取象和字形,自古至今,稳定不变。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网址: http://www.hzwhbjb.cn/qikandaodu/2020/1026/608.html
上一篇:汉语用字构件变化的文化背景分析
下一篇:近三十多年来中医五态人格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