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汉字文化》栏目设置[06/28]
- · 《汉字文化》数据库收录[06/28]
- · 《汉字文化》收稿方向[06/28]
- · 《汉字文化》投稿方式[06/28]
- · 《汉字文化》征稿要求[06/28]
- · 《汉字文化》刊物宗旨[06/28]
创新汉字文化传播方式探析 ——以《汉字》巡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传承数千年,从未中断,至今仍在使用。汉字是中华文明重要的载体,在传播中华文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可谓功不可没。随着时代的变迁,全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传承数千年,从未中断,至今仍在使用。汉字是中华文明重要的载体,在传播中华文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可谓功不可没。随着时代的变迁,全球化的加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汉字文化传播的需求愈发迫切。然而,随着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的变革,汉字文化传播现状堪忧。究其原因,传播方式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使汉字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汉字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
一、当前汉字文化传播方式存在的问题
本文所指“汉字文化”,是指汉字的起源、演变、构形等基本规律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即宏观的汉字文化。[1]汉字文化传播早在公元前就开始了,可谓历史悠久。目前汉字文化传播方式主要有人际交流、纸质媒体、影视、教学、展览、网络、文化产品等。纵观国内外汉字文化传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传播体制落后
目前汉字文化的传播体制是政府对传媒微观管理多,宏观管理少,传播模式基本上是宣传型模式,在对外文化传播中缺乏灵活性,与全球化时代文化传播开放、快速、新颖的要求尚不接轨,因而传播力较弱、时效性较差。体制性约束是目前我国汉字文化传播力弱的根源之一,也是汉字文化传播面临的主要困境。
2.汉字文化传播缺乏整体规划
首先,汉字文化传播的主体多元化。目前开展汉字文化传播的既有官方单位,也有社会团体、个人。多元的传播主体使得汉字文化信息泛滥,传播质量不易控制,从而使信息接收者感到无所适从。
其次,传播方式有待创新。汉字文化传递的文化信息是抽象,可能是汉字的内涵,也可能是汉字在发展演变中所表现出的坚韧精神,因此在传播过程中仅仅依靠传统的传播方式就会显得捉襟见肘,这就要求在遵循传播规律的前提下,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创新传播的方式。
最后,传播缺乏反馈机制。目前开展的许多汉字文化传播活动,有些仅仅是一次活动,活动结束便没有下文,没有认真对受众的反应、传播效果以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研究。因而,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
3.传播内容选择缺乏针对性
我国的文化传播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在内容选择上主观倾向性较强,没有充分分析受众的认知特点,做到因人而异传播。比如,汉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典故,中国的受众认同的正面典型,但对西方受众来说,也许就是负面影响。所以,不研究受众的特点,忽视受众的需求、兴趣和价值观,采取单一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会严重影响汉字文化传播效果。
4.传播内容有待深入
汉字文化传播并不仅仅是传授汉字的“听说读写”,更重要的是传播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所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汉字类节目为例,《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语英雄》《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曾经在电视荧屏上掀起了一股“字词热”,产生之初收获了较好的口碑和较高的收视率,可一段时间后收视却大幅下滑,如《汉字英雄》由开播时全国同时段收视三甲跌落到后来的20名外。这是由于节目本身存在着对字词释义不够准确、娱乐性过重、忽视对知识的挖掘等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内功不足。[2]这也是很多汉字文化传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二、创新汉字文化传播方式的建议
在遵循实际性、科学性、可行性、前瞻性原则的前提下,我们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进行汉字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
1.围绕破解制约因素去创新
目前制约汉字文化传播的因素主要有体制因素和理念因素。
首先,体制因素是长期以来制约汉字文化传播的瓶颈,尤其是在对外文化传播中,我国现有的传播体制与西方传媒的体制差异明显,在全球化环境下已不适应目前汉字文化传播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提高汉字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必须建立新的传播体制和机制,推进汉字文化传播向纵深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央确定的104项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目前已完成99项,其余5项正按计划推进,一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举措取得重大突破,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3]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网址: http://www.hzwhbjb.cn/qikandaodu/2020/0826/469.html
上一篇:汉字与中国文化教学中的理据研究
下一篇:《闽都别记》中的汉字文化